您的位置:首页 > 栏目首页 > 药品 >

抗新冠真的有特效药吗?盘点介绍这四类新冠用药

来源: 李药师谈健康 时间: 2023-02-02 09:02:45

放开后病毒传播的速度之凶猛,感染后出现问题的严重程度,都超出了很多朋友的认知和想象。现在第一波疫情高峰已经过去,但新冠相关的重症住院患者仍然人数众多,很多朋友忍不住感叹:“抗新冠真的有特效药吗?”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明确2点,一是我们对于“抗新冠药”,探讨的主要是对新冠病毒有对抗、抑制作用的药物,而对于“特效药”的定义,在每个人的心目中又不相同。有些朋友认为特效药应该吃上以后立竿见影,能够迅速缓解并治愈病情的药物;而有些朋友则认为,只要能够预防重症风险,减少重症死亡风险,也可以算作是“特效药”。

而在个人看来,一种药物之所以能够被称为特效药,应该在4个方面做到兼顾——

普适于各类人群。毕竟除了老年人有危重患者之外,中青年人感染新冠,也有一定的几率转为危重症,作为一种特效药,最好能够为绝大多数人使用。

能够有效控制疾病。能够迅速治愈疾病当然是好的,但如果能够迅速起效,起到缓解疾病,降低重症风险的作用,当然也是非常不错的。

安全性高。药物的安全性也非常重要,这种安全性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即使发生也都是可以耐受的轻度不良反应;二是药物的相互作用少,与其他药物合用时,不会发生相互作用,带来用药风险;三是对肝肾功能友好,部分肝肾功能不全的朋友也可以使用。

药物可及性高。药物的可及性也包括2个方面,一是药物的供应方面,如果一种药物想要成为特效药,应该是易于大规模生产,能够保证大范围临床使用的药物;另一方面是药物经济性方面,药物的价格能够让大多数人用得起,具有经济性也是很重要的。

当然这样的理想药物可能并不存在,作为治疗疾病的药物,总有这样那样的用药有效性、安全性、可及性等方面的问题,抗新冠病毒的药物当然也不例外,疫情3年了,真正针对抗新冠病毒应用于临床的药物数量其实并不多,而在为数不多的几类药物中,也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今天我们对这些药物不做评判,只做介绍,到底算不算特效药,还请大家自行评判。

注射型抗病毒药物

说起注射型抗病毒药物,在疫情之初迅速获批的瑞德西韦,可以说是鼎鼎大名了。这个药物曾是吉利德公司开发的针对埃博拉病毒的药物,但由于临床效果不佳而被搁置,新冠疫情出现后,由于其表现出了良好的体外抗病毒作用,而被迅速获批并被应用。

从作用机理上来说,这个药物还是作用于病毒的RNA聚合酶,属于一种竞争型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这类药物能够抑制病毒的RNA聚合酶,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在美国公布的临床数据中,这个药物对于抗新冠病毒显示出了一定的有效性,但在我国完成的一项临床试验对比研究中,瑞德西韦对比安慰剂并没有达到重症患者的显著临床改善。

在另一项样本人数较多的临床研究中,共招募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1063名进展期或有肺炎表现的患者入组,初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接受瑞德西韦治疗的患者平均恢复时间为11天,然而对照组恢复时间为15天。而在病死率方面,对照组的病死率为11%,治疗组的病死率为8%,由此可见,瑞德西韦在预防死亡风险方面只有轻微的改善。

单克隆抗体药物

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单克隆抗体药物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而新冠疫情以来,多种单克隆抗体类抗新冠药物也为很多患者带来了希望。

单克隆抗体类药物是通过生物技术开发的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类药物,也是通过注射给药的方式,将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输注到感染者体内,协助患者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病毒,以达到加速清除病毒,减少重症风险的作用。

这类药物的主要适用人群是有免疫功能障碍的相关人群,或者服用其他药物有禁忌的人群,这些人群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病毒后体内的免疫系统无法有效对抗病毒,是容易转化为重症,危重症的高风险人群,通过使用单克隆抗体药物,能够更有效地对抗病毒,减少重症死亡风险。

但这类药物目前也有缺点,新冠病毒变异性超强,而抗体类药物的开发,一般针对的都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变体开发的抗体类药物,而对于一些新出现的,具有免疫逃逸性的新变体面前,这些药物就会失效,例如近期在美国流行的BQ.1.1和XBB变体,目前市面上已有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均已失效,这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CL蛋白酶抑制剂类口服药物

相比注射型药物,如果有适宜的口服药物,对于居家隔离的抗新冠患者来说,自然是更方便的选择。目前已经上市的抗新冠口服药物,主要类型之一就是3CL蛋白酶抑制剂类药物,它的代表药物就是辉瑞的Paxlovid(以下简称P药)。

这个药物大家相信已经耳熟能详了,近期也是热议不断。这个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如果能够在发病早期及时应用,对于减少老年人群体的高危重症风险,有效性还是不错的,也是世卫组织推荐可以优选的用于老年高危人群预防重症风险的药物。

但这个药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是药物相互作用多,在服用期间,有不少药物需要停药或者是换服其他替代药物,另一方面是有复阳的情况出现,美国传染病学专家安东尼福奇博士以及总统拜登在感染新冠期间服用P药,之后都出现了复阳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再服用一个疗程,这无疑也增加了用药风险和经济负担。

RNA聚合酶抑制剂类口服药物

除了注射型的瑞德西韦之外,目前也有RNA聚合酶抑制剂类的小分子核苷类抗病毒药用于抗新冠治疗,国产的阿兹夫定和目前新上市的莫诺拉韦都属于此类药物,这类药物的通过抑制病毒的RNA聚合酶起效,但在临床有效性方面,目前看来还是略逊于辉瑞的P药。

对于这类口服抗病毒药物的临床有效性,还需要在后续的临床使用中进行验证,而在安全性方面,这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的风险较低,但也应注意应用过程中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等。

总而言之,对于目前市面上的这些抗新冠药物来说,可以说都是各有优缺点的,真正称得上“特效”的,也并不是很多,希望这篇科普文章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抗新冠药物能够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这样的健康科普知识。

标签: 抗新冠真的有特效药吗 注射型抗病毒药物 单克隆抗体药物 3CL蛋白酶抑制剂类口服药物